莱芜区 “攻坚突破抓项目 拼搏奋进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区文化和旅游局专场举行

2023-11-17 来源:新闻资讯

  3月28日上午,由莱芜区委宣传部主办、各相关的单位参与的莱芜区“攻坚突破抓项目 拼搏奋进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莱芜大厦举行,本次发布会为区文化和旅游局专场。

  发布会上,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做好‘四篇文章’,推动文旅融合走深走实”为主题,总结了2022年文旅工作情况,围绕2023年工作安排进行主题发布,并就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迎接游客出游小高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进情况等方面问题的具体举措回答记者提问。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区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发展的策略,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时刻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守正创新,积极作为,成功创建成为山东省首批文旅康养强县和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将全区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成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胜势,全区各项文旅工作多点开花、亮点频现、成效明显。

  文化惠民活动更具凝聚力。区图书馆补充更新图书4.5万余册,接待读者20万人次,口镇街道泉城书房正式营业。完成1家非国有博物馆设立备案,2家村史馆入选省首批乡村(社区)博物馆。莱芜区新时代乡村阅读推广志愿活动获评全省乡村阅读优秀示范活动。在全市县级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榜单中,莱芜区位列第一。

  文旅康养发展更具引领力。山里老家景区入选国家3A级景区,王老村获评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大罗圈村、独路村等2个村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鹁鸽楼村成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雪野山居7间客房获评五星级精品民宿,故乡的云、山中石筑入选民宿集聚区。推出乡村民宿度假之旅、峡谷生态绿色之旅等6条特色旅游路线,受到广泛热评。

  文旅项目推进更具带动力。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大美嬴泰儿童乐园二期等文旅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地推进709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园区建设提升,逐步形成产业体系基本完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地增强的发展格局。当好文旅公司发展的服务员,主动对接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积极对上争取优惠政策,山东文旅集团、泰山钢铁集团不断加大文旅产业投资力度,带动了全区精品民宿蓬勃发展。

  优秀文化传承更具影响力。莱芜区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完成新甫县委旧址、酉坡泰山军分区战地医院旧址抢险加固工程,完成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和“四有”文物标示牌安装工作。莱芜战役纪念馆、茶业口镇上王庄村、一线五村分别入选文旅部长城系列主题线路。评审认定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11家,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等3家被评为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山歌糊香花生油非遗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组织燕子石制作技艺、金凤城红茶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积极参加第三届文博会、第七届非博会、姜博会、济南•莱芜文旅康养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各类展销展示活动20余场。邹家木雕等9个非遗项目开展进校园活动242次,439课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旅市场监管更具新锐力。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对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从轻或不予处罚,最大限度减少对文旅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暂退旅游服务的品质保证金212万元,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出动执法检查408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076 家次。妥善化解投诉纠纷,办结各类文旅投诉事项220余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9276元,投诉办结率100%,游客满意率100%,为推动莱芜文旅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2023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和莱芜区“攻坚突破抓项目、拼搏奋进谋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把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四篇文章”,用好“四个招式”,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着力形成“处处兴办文旅、行行关联文旅、人人乐享文旅”的生动局面。

  做好“强”的文章,下好消费“先手棋”。一是用立体化的宣传,让信心强起来。实施品牌营销创新行动,搭建“五个一”宣传推广体系,即:叫响一个莱芜文旅品牌形象、策划推出一批旅游精品视频、组织并且开展一宗文旅全季活动、编辑一本畅游莱芜旅游攻略、举办一场莱芜旅游专题推介。二是用持续性的活动,让市场火起来。组织并且开展“十百千”大型旅游营销活动,即“十位名家话莱芜,百家旅行社进莱芜,千名达人游莱芜”。结合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以“长城内外是故乡”为主题,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持续扩大莱芜文旅知名度。三是靠高质效的项目,让消费旺起来。打造一系列集休闲度假、节庆展览、房车露营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培育一批新业态旅游项目。抓好“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雪野山居配套游艺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拓展夜间文旅消费空间,满足游客全天候文旅体验要求。

  做好“创”的文章,打好提档“组合拳”。一是抓好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研究用好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按照《莱芜区文旅康养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在规划引领上再发力,在资源整合上再深挖,在招大引强上再突破,在运营管理上再提升,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对涉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旅游要素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品牌形象策划、重点项目支撑等作出具体规划,构建“双核引领、三带串联、四区共建、六大集群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二是抓好安全文旅资源提档升级。力争提档升级1-2家A级旅游景区,指导雪野街道争取通过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认定,全力培育高庄街道创建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提升场馆规范化服务和建设,抓好图书馆、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创建工作。抓好应急广播区、街(镇)、村三级平台体系建设,做好全国应急广播现场会筹备工作。三是抓好重点项目落实落地落稳。围绕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启动齐长城遗址青石关段、上王庄北山段保护修缮项目,实施八路军四支队募集点、莱北县委旧址修缮工程,进一步做好保存量、挖潜量、拓增量的文章。四是做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培树好山东手造品牌,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探索“非遗+旅游”等模式,整合一批非遗工坊、非遗街区,推出一批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实现传承发展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赢。

  做好“优”的文章,抢占服务“桥头堡”。一是搭建智慧文旅平台。精心把握元宇宙、区块链、互联网等智能智慧手段的应用趋势,加快“掌上莱芜”“云游莱芜”等APP推广应用,不断的提高莱芜文旅品牌的“抢滩”实力;二是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年内确保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建好泉城书房、莱芜书房、精品农家书屋等文旅便民、文化惠民设施,精心打造书香莱芜;三是组建莱芜文旅智库平台。聘任一批专家学者担任莱芜文旅发展顾问,为莱芜文旅号脉问诊、把关引路,确保规划权威、建设顺利、运营流畅。谋划筹建莱芜文旅行业协会和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发挥人才带动作用,助力文旅产业和人才振兴。四是夯实资政育人平台。对山东省工委旧址、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红色文旅融合创新格局,为大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游”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五是拓展营销推广平台。立足资源优势推出一批文旅“推荐官”和“网红”打卡点,加强旅游新媒体营销推广,讲好莱芜文化旅游故事,逐步提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做好“严”的文章,守牢安全“底线关”。一是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不确定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二是筑牢执法监管底线。加强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执法,实施“鹰眼计划”和“利剑行动”,牵头推进“扫黄打非”各项工作,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经营行为。三是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区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千年长城贯齐鲁,万波粼粼雪野湖,莲花圣境仙人迹,红色精神亘传承,美景时时观不尽,畅游还请到莱芜!

  莱芜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请问,我们在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莱芜区革命文物现状。全区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全市中占比超过一半。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3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被山东省文旅厅公布为山东省第一、第二批革命文物,35处被济南市文旅局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革命文物;莱芜区博物馆10件/套、莱芜战役纪念馆60件/套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格外的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坚持摸清家底、守好家底的基础上,围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成立了莱芜区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莱芜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财政部门每年列支30万元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经费,2021年、2022年莱芜区共申请市级以上革命文物修缮资金700余万元,为全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政策及资金支持。

  莱芜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坚持保护优先,抢救修复。完成了鹁鸽楼村老党员故居群落旧址、文成书局旧址、吴伯箫故居、李增援故居以及莱北抗战廖容标指挥所等一批革命文物旧址的修缮工程;完成新甫县委旧址、酉坡泰山军分区医院战地旧址的抢险加固工程;申请八路军四支队驻莱办事处等五处革命文物修缮项目专项资金,目前正在编制文物保护方案。

  坚持内涵引领,科学利用。2019年,莱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列入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工程建设规划;2020年,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2年莱芜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制定了《济南市莱芜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提出了“打造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区”的目标。

  坚持文旅融合,多元发展。致力在对革命文物进行保护的同时,以红色内涵丰富旅游内涵,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形成“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等多元发展大格局,形成红绿交织、融合一体发展模式,促进区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

  下一步工作重点。围绕规划,引领发展。研究制定以革命遗址为主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设计,确定属地管理,明确工作目标,争取2至3年,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不断擦亮莱芜区红色文化旅游名片。

  围绕市场、推动开发。我区红色资源丰富,要改变目前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现状,出台政策,完善、拓宽投融资平台,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采取“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的开发走上商业化运营的轨道。

  围绕创新、满足需求。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文旅融合发展,提质特色产业,赋能红色旅游振兴发展。实施“革命文物+”战略,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加快要素集结,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有序开发革命文物IP,支持市场主体加强内容、模式和业态创新,增强素材再造、衍生创新和多元供给能力,让更多红色元素可触摸、能感知,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着眼旅游市场复苏和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出游需求,在做好迎接游客出游小高峰方面,请介绍一下咱们旅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五一”假期和“中国旅游日”马上就要来临,我们在策划产品、提升品质、保障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着力为游客出游提供更优化的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推出主打产品形成声势。着眼散客游、自驾游等越来越受青睐的市场需求特点,立足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优势,策划推出乡村民宿度假之旅、峡谷生态绿色之旅、浪漫雪野休闲之旅、人文记忆红色之旅、长城探秘古色之旅、非遗手造研学之旅等6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产品,采取短视频形式呈现,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莱芜旅游资源魅力,逐步提升莱芜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这6条旅游线路的视频资料,有的已经在莱芜文旅公众号发布,有的正在有序拍摄剪辑,请广大游客持续关注。同时,针对近郊游市场需求,计划推出距离近、时间短、体验好的十大微旅游线路产品,包括登山游、徒步游、长城游、骑行游、古村游、美食游、亲子游、摄影游、采摘游、红色游。这些旅游线路各具特色,既有山水生态、人文记忆,也有深幽峡谷、静谧乡村,涵盖了莱芜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后续也将在莱芜文旅新媒体平台陆续发布。

  二是提升乡村旅游打造亮点。莱芜区地处齐鲁腹地,拥有鲁中地区最优质的生态禀赋,我们加快发展以生态山水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房干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房干、王老、卧云铺获评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王石门、逯家岭、鹁鸽楼等11个村入选省级景区化村庄。雪野街道入选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雪野街道、高庄街道成为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培育单位,莲花山茶旅片区、雪野山居等民宿片区获评济南市旅游民宿集聚区,莱芜区已有“泉城人家”民宿16家,其中,雪野山居7间客房获评济南市五星级旅游民宿。游客到上述乡村旅游集聚片区或乡村旅游点游览,在享受乡村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享受星级旅游民宿的度假体验。春暖花开季节,卧云铺、逯家岭等齐长城沿线古村落风景优美、梯田遍布,适宜徒步游玩。

  三是抓好服务保障确保品质。针对团队旅游旺季,组织并且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确保游客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及时发布游客出行安全提示,依据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职责分工,联合有关部门对旅行社用车、大型游乐设施、A级旅游景区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弘扬“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业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践承诺、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发挥旅游从业人员在讲好莱芜故事、擦亮莱芜旅游品牌过程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推动莱芜旅游高质量发展。

  借此机会,我们也发出倡议,建议广大市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主动摒弃不文明行为,自觉做文明游客,一同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请您介绍一下我区目前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推进情况?

  我区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关心、指导、支持下,按照“平时服务、战时应急、平战结合”的总体要求和“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总体设计,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推进,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莱芜区委区政府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全区应急体系建设范畴,一体布局、强力推动,聘请专业机构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行现场勘察、调研论证,最大限度地考虑城区、镇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需要,实现应急体系建设布局科学、合理。成立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政府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周调度和日通报制度,统筹协调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截至目前,全区15个街道(镇)全部安装了应急广播平台,64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播音室,人员密集的公园、广场、小区安装了智能音柱。建立应急广播体系管护机制,制定了《莱芜区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莱芜区应急广播系统运维管理办法》,区财政每年把应急广播的建设和运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应急广播体系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上。

  建立了应急广播体系专业运维机构,下设栏目组、维护组,实现了“一根指挥棒,村村一齐响”。我们通过应急广播区级平台开设和推出了《融媒早班车》节目,每天7:30为群众传递权威信息、疫情速报、防护知识和暖心故事,使应急广播成为抗击疫情的“声”力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及时传入基层、飞入千家万户。一条热线连民心,真正体现出了应急广播用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强大功能。


搜索